“新质生产力”持续火热,信创的春天来了吗?
2024年7月17日

要说近期的经济热词,非“新质生产力”莫属。自去年9月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今年两会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无疑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焦点之一。

究竟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哪些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信创国产化的发展空间如何?普通投资者如何分享信创产业发展红利?小编为您答疑解惑。

发展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在哪里?

关于新质生产力,官方报道给出过清晰界定: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就是科技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式包括: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围绕战略任务科学布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措施包括:培育发展数据、算力等新质生产力要素,打造数智化人才队伍,推进科技创新及其应用,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等。

简单理解,“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具备科技创新属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自主可控的数据要素、算力和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等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其中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具体涉及通信、电子、传媒、计算机等行业。

信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是我国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可控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信创产业,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信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支持。

本质上,发展信创产业就是发展国产信息产业,其过程是实现基础软硬件的国产替代。具体来看,信创主要分布在计算机、电子、通信等行业,涵盖基础硬件、云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IT全产业链。

近年来,面对日益增加的信息安全风险和海外技术封锁,全面国产替代迫在眉睫,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全面推动信创行业发展,今年两会还提出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有望在财力上支持信创产业进一步发展。

信创迈入新阶段,未来空间有多大?

继去年12月财政部和工信部印发7项基础软硬件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以来,信创再迎明确利好。3月11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关于更新中央国家机关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配置标准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

乡镇以上党政机关,以及乡镇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及部门所属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在采购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时,应当将CPU、操作系统符合安全可靠测评要求纳入采购需求。

长江证券表示,这意味着党政信创在完成省市级单位国产化后,将开始向县级、乡级党政单位下沉,并有望在未来3-5年逐步完成县乡级别的信创替代,为信创软硬件厂商带来下一阶段的增量市场空间。

从“2+8+N”信创发展体系来看,考虑到2025年是关键信创产业的关键考核节点年份,2024年信创产业发展或将在政策推动下提速,并由党政市场的常态化发展,逐步向金融、电信、电力、交通等八大重点行业,以及汽车、电子、物流、烟草等N个行业扩散,行业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